泉源网

用“经济学”帮你操练敬虔!

[ 1462 查看 / 0 回复 ]

用“经济学”帮你操练敬虔!
廖启宏

很多人在新年立下新希望,仿佛在迎接新的一年时,我将会更健康、更聪明、更快乐,留下去年那一个旧的自己。

虽然立下了新希望,但是我们望着那已经成为晒衣架的跑步机,或是堆满灰尘的励志书籍时,仍不禁感叹自己总是难以坚持。有人笑话说新年新希望是“一月一日雄心壮志、二月一日假装没事”。根据一份2016年的实证研究(注1), 91%的新年新希望是以失败告终。

Sendhil Mullainathan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是一位有名的行为经济学家。他说:“对于行为经济学来说,1月总是一个好月份:很少有事情能像新年新希望一样生动地说明自我控制。不过,2月甚至更好,因为它让我们可以研究为什么这么多新年新希望失败。”(注2)

以经济学理解新年新希望

经济学是解释人类在面对有限的资源时,如何以最优化的决策,使自己的报酬(或是总体的满足程度)达到最大化。在面对不同时间的报酬时,传统的经济模型认为一位理性的经济人(Homo Economicus),可以轻松而细致地将所有未来的报酬收益和成本相加,然后选择一个最优的选项。

然而,当我们以这样的理论预测新年新希望的行为时,会发现理论和实证的差距很大。

即使我们理性上知道,选择规律的生活、减轻体重、不抽烟酗酒对我们的长期报酬收益是最高的,但实证结果表明大部分人都无法坚持。而这理论和实证的差异幅度是有系统性又显著的。这说明我们需要修正我们的假设和研究方法。

2017年,芝加哥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模型可以完美地解释,我们的新年新希望为什么总是失败。塞勒与很多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在面对决策时有两个部分:有远见的自我(计画者planner)和短视的自我(行动者doer)。

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张力造成消费者的困境:有远见的自我的目标,是增加长期幸福感和报酬收益。而短视的自我,则关注短期决策和当下的满足。有远见的自我意识到短视的自我的本质,可以使用意志力来减少他的短期消耗,但是每当应用意志力来减少短期消耗时,就会产生心理成本。

这种自我的双重性质也被现代心理学所采用,并得到了最近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注3)。

无法坚持的两个原因

笔者尝试以行为经济学来提供两个原因,解释在新年新希望的行为上,为什么会有过度乐观,但是却无法坚持的情形。

原因一:贴现率(discount rate

贴现率(discount rate)是假设收益或成本随着时间而递减的一个常数因子,而这个递减的速度在一开始是最快的。

比如说,当我今天要决定下周五晚上在健身房锻炼,还是躺在沙发上吃薯片时,我内心的盘算是:去健身房的效益和躺在沙发上吃薯片的幸福和满足感都是未来的效用,在递减之后权衡两者,我很可能会选择去健身房。因为去健身房可以使身体健康,活得长久。

但到了下周五,我可能会陷入纠结。因为躺在沙发上吃薯片的幸福和满足感现在就可以达到,不需要打折(递减)。但是上健身房的未来效益是打折的,因为未来才会实现。这和一周前的选择截然不同,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面对短期诱惑时,根本无法招架。也难怪我们太容易屈服于眼前的诱惑。

英文谚语“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A bird in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正描述这样的心态。

贴现率的观念,解释了我们为什么立新希望的时候会过度乐观:我们经常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所面对的选择会因为折现率而不断改变。这是新年新希望经常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

原因二: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

第二个原因是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也叫剥夺厌恶(divestiture aversion)。简单地说,当一个人拥有某样物品时,对于它的价值评估会大于尚未拥有的时候。也就是人们会放大已经拥有物件的价值。

塞勒使用禀赋效应来解释股市中投资人的非理性行为。

在股市中,许多投资人看见手上持有的股票正在惨跌,因为禀赋效应,不理会理性的公司的前景分析,过分放大手中持有股票的价值,紧紧抓牢不愿卖掉。投资人厌恶剥夺,不喜欢放掉手中已经有的商品。结果最后血本无归才后悔莫及。

这个效应也可以用来解释新希望之所以失败告终。

对于很多人而言,目前的生活方式、嗜好选择就是他们所拥有的无形对象,他们会放大这些生活习惯的价值。所以当尝试着把旧的习惯拿掉时,会引发他们的禀赋效应,他们会厌恶生活习惯被更改、剥夺。这个过程需要更大的诱因,才能让他们一点一点离开原本已经拥有的习惯。

达成目标的三大方法

在了解为什么新年新希望容易失败之后,我们要怎样说明自己达成目标?行为经济学家的理论和实证结果也提供了几个建议。

方法一:减少新希望的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当我们的目标必须要多次多方才能达成时,经济学家建议降低每一次行动的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指的是在每次行动所引发的金钱、时间、心理成本。

举例来说,如果目标是经常去健身房让身体健康,那么健身房的月费是“固定成本”——不管你每个月去多去少,都得缴同样的费用,这不是影响你去不去健身房的主因。

边际成本,才是影响我们每次上健身房的主因。这包括去前的准备、通勤的时间、油钱等。边际成本也可以理解成每当我们起心动念要去锻炼,到真正开始锻炼,中间必须要跨越的障碍或绊脚石。如果能够将边际成本最小化,就比较容易持衡。

因此,经济学建议我们在考虑一些新习惯时,跳脱固定成本的考虑(如月费),而是如何最小化边际成本。这个边际成本有可能是到健身房的距离、运动地点的可及性,也有可能是运动前的准备。如果把边际成本降低,你会发现你每次需要跨过的门槛会变低,就更容易去运动。

方法二:预先承诺(Pre-Commitment

很多人在做新年新希望的时候,不过是随口说说,不付出真感情。如此要成功也是奇迹。

预先承诺(Pre-Commitment)是预先建立自己的一套行为规则。也就是赛勒说的,让有远见的自我,和短视的自我达成共识,确保短期决策始终与我们的长期目标保持一致。如此一来,预先承诺能够大大简化决策步骤,也减低意志力的心理成本。对达到目标来说是比较不费心神的。

举例而言,我们希望能够为退休养老储蓄。如果每个月必须要强迫自己减少消费,我们会发现我们每个月都是处在短视和远见的自己中挣扎。但是如果设定每个月的薪水自动拨款一部分到储蓄或退休金帐户,就很容易成功。因为这个计画是符合长期的预先承诺,在短期的操作上也不会耗费意志力的心理成本。

方法三:不是抵抗坏习惯,而是享受新习惯

持续克制会导致大脑资源枯竭,使我们抵抗下一个诱惑时的能量就会减少。因此在选择不同的选项时,尽量花心思让自己去享受新的习惯,而不是花精神去抵抗旧的坏习惯。例如选择锻炼,而不是抵抗垃圾食物。虽然新习惯的养成与需要意志力,但相较起抵抗美食所耗费的脑力是比较少的。

当锻炼成为一种习惯,它所需要耗费的脑力资源会越来越少。

经历上帝的应许

大部分人的新年新希望不外乎是自我提升、身体健康等,但是保罗却劝提摩太:“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前》4:8)

这不是说保养身体不好,但是不管我们如何地保持体态,今生终究会过去。唯有敬虔爱主,是今生和来生都有帮助。因此,一个有智慧的门徒,应当努力操练敬虔和学习如何与神同行。

透过相信耶稣基督,我们已经因为祂在十架上的代价而称义了;但是要成圣,却需要一生之久。经常思考主的话语,长时间并持恒地与主相亲,必经历祂的扶持:“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那召你们的本是信实的,他必成就这事。”(《帖前》5:23、24)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新年新希望失败的原因,与达成目标的有利因素,我们就可以依靠神,减少读经的边际成本、预先承诺读经计画、享受读经过程,有恒地阅读神的话,操练成圣的功夫,不致懊恼“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参《罗》7:18)

用行为经济学完成读经计划

笔者在2021年开始的时候,立下新希望:要把圣经从头到尾念一遍。

在降低边际成本方面,我把圣经放在起床第一眼看到的地方,如此我一坐下来就能拿起圣经读,减少中间的拖延、挣扎、和其他花费的时间。在预先承诺方面,我选择一个读经计画,让自己整年跟着计划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

我也让自己去接受和享受这个过程:我更了解神在圣经中启示祂自己的心意,并且再一次对真理有全面的认识。另外,我还有一个出人意外的收获,就是儿子看到我每天早上读经后,也跟着一起读,读后再彼此分享心得。如此,每天早上起床后,我们从匆忙应付、准备上班上学,到变成亲子交流、讨论神的话语,成为令我相当享受的宝贵时光。

我不但在2021年底达成了目标,而且在与神亲近的过程中,更体会神的恩惠如耶利米的赞美:“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我心里说:‘耶和华是我的份,因此,我要仰望祂。’”(《哀》3:22-24)
除了从行为经济学知道我们为什么容易失败、怎么样比较容易让新年新希望成功外,我们更需要让神的话语亲自来激励、感动我们,好持守所立的志。而最重要的,就是凡事靠主:“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参《罗》7:25)

盼望我们一同在2022年做出合神心意的决定!

作者现为加州州政府发展服务部研究主管与金融部首席经济学家,并在加州大学任教。

来源:举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