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网

当你的人生受到冤屈时─默想诗篇139 篇

[ 12173 查看 / 1 回复 ]

作者: 章恩弘


诗篇139: 19-24

19 神啊,你必要杀戮恶人;所以,你们好流人血的,离开我去吧! 20 因为他们说恶言顶撞你;你的仇敌也妄称你的名。21 耶和华啊,恨恶你的,我岂不恨恶他们吗?攻击你的,我岂不憎嫌他们吗? 22 我切切地恨恶他们,以他们为仇敌。23 神啊,求你鉴察我, 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24 看在我里面有甚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受屈是生命中常有的际遇

基督徒信主后,在事奉中也许会遇上一些被人误会、不被了解,甚或被人诬蔑的经验。又或在职场中, 因为种种利益冲突,我们行事正直,却被人嫉妒或诬告,承受冤屈。主耶稣在世的日子,正是遭人诬陷,无辜被害;祂被门徒出卖,被自己的同胞诬告,受到罗马政府官员以无罪为有罪的不公义判决,忍受酷刑和屈辱而死。

我们知道,作为主的门徒,若切实跟随主,持定从信仰而来的价值观,在人生中也可能会遇上类似的经历和际遇。我们必须学习仰望主,从主耶稣那里支取力量,去胜过事奉中或职场里类似的挣扎和困境。

大卫宽广的人生

在圣经中,大卫被称为合神心意的王。著名的牧者、作家尤金毕德生(Eugene Peterson)在他的一本书《俗世圣徒》(Leap Over A Wall )中,深刻描绘大卫的生平,怎样在复杂的人生与政治环境中,活出敬虔、纯洁、蒙神喜悦的人生。

大卫早年由撒母耳膏立,预备接续扫罗作王。但在他未做王之前,多次受到扫罗逼迫,屡动杀机(撒上19);扫罗把大卫逼到旷野,最后甚至要投奔非利士人的阵营。即或如此,大卫并未因此以个人手段对付扫罗,甚至有机会下手杀扫罗,他仍以扫罗为耶和华的受膏者而拒绝下手(撒上24)。

大卫在逃避扫罗逼害时,也曾卑屈受辱,生命危在旦夕,流亡旷野经年。大卫在这样的人生处境中,何以能保持一颗宽广的心,持定对神的信靠,不致陷入悲观苦涩中,失去人生方向和信念?

诗篇139 篇给我们的启迪

1. 前后「不一致」的诗篇

当我细心研读诗篇139 篇时,从中体会到大卫在他一段深受屈辱、苦楚的旷野历程里,寻找到一些使他能持定信念和盼望的重要秘诀。诗篇139 篇很长, 共有24 节,而且它的内容读来跟一般诗篇不大一样。有些解经者会着重从教义的角度理解这诗,认为它写出了神的特性:无所不知(1 至6 节)、无所不在(7 至12 节)、无所不能(13 至18 节)。而且有些解经者认为,这诗篇的第19 至21 节说,「神啊,你必要杀戮恶人;所以,你们好流人血的,离开我去吧!……耶和华啊,恨恶你的,我岂不恨恶他们吗?攻击你的, 我岂不憎嫌他们吗?我切切地恨恶他们,以他们为仇敌。」这一段话,跟这篇诗前面1 至18 节的重点、氛围、信息都好像没甚么关连,可能原来根本是另一首诗,只不过被圣经的编者把它加插在139 篇中而已。

不过,我们不一定要采取这说法,来解释这篇诗的1 至18 节何以跟后面19 至24 节那么不同。相反, 笔者认同另一些圣经学者的见解,相信19 至24 节这一段的内容,其实是解释这诗篇的钥匙。这诗篇进入19 节后,气氛和内容跟前面1 至18 节极不一样,作者突然变得满心愤慨,求神戮恶人,又提到有「好流人血的」,诗人且在神面前认信要站在神那边,恨恶那些与神作对的人,以那些攻击神的人为仇敌。这一个段落, 反映出大卫明显是面对一些攻击他的人,而且这些人也攻击神,与神为敌。

从19 至24 节的描述,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篇祈祷诗。诗人向神所求的,是对付那些作恶、攻击他的人,而且这些人也是攻击神、与神为敌的,所以大卫向神表白,自己要与神站在同一阵线,并且求神出手,亲自对付这些恶人!不过,大卫这求神对付恶人的祈祷, 跟前面1 至18 节的内容有甚么关连呢?

2. 求告的内容与祈求的基础

原来,希伯来人的祈祷诗,通常包含一些重要的元素: 向神的呼吁(例如「耶和华啊」),祈求的基础(例如「神的信实」),求者的信念(例如「在阴间无人赞美祢」),祈求的内容(例如「求祢救我脱离患难」),再向神呼吁(例如「神啊」......)。这几项元素出现在祈祷诗中,有时会在次序和比例上略有变化,不同的祈祷诗也可能各有其特色。诗篇139 篇是一首祈祷诗,它的写法很独特,就是把祈求的部分放到最后,而前面1 至18 节,诗人都是陈述他作出这祈求的基础。

贯串1 至18 节,有一个共通的主题和信息,是要描绘神对诗人的认识、了解是何等深刻:大卫认识到耶和华是与祂立约的神,全然了解他、认识他,不论他说话、行事,都完全在神掌握之内(1 至6 节)。另一方面,神无处不与他同在,不论他到了天上、下到阴间, 身处大地的两极,甚或在幽暗无光之处,诗人都深知自己无法远离神的目光(7 至12 节)。最后,大卫认识到,不论在他生前或死后,神都是那位创造他和收纳他灵魂的神。大卫透过这诗篇,对于自己作为受造者与创造主的关系,作了最深刻而彻底的描述(13 至18 节), 而且以这份关系,作为他向神求助,求神对付恶人的基础。

大卫之所以作出这么长的、三大段落的描述和自剖,作为他祈求的基础,不是出于一时的感悟,而是有深刻的原因:按一些学者解释,大卫写这诗时,很可能正是四面受敌,而且敌人诬告他,给他加上一些莫须有罪名,甚至在信仰上诬蔑他,认为大卫不敬畏神、背逆神。因此大卫说,「他们说恶言顶撞你;你的仇敌也妄称你的名。」(20 节)而23 至24 节,「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甚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一般人读到23 至24 节这两节经文,常会把它当作一个求神洁净和引导的祷告,但解经者亦指出,在圣经原文中,这两节经文也可以是一句自我见证和剖白,表明自己对神的忠心和纯洁是日月可鉴,不怕让神随时察看。而若采用后者的解释,这诗篇的信息就更为明显: 大卫在旷野的日子一直受到扫罗追逼,他生平亦多有受到敌人攻击、诬告的时刻,于是他来到神面前,表明他在神面前早已被神全然认识、透察;神也无处不与他同在,他的创造主,在他生前或后都会照顾和收纳他。这些经历和体会,成为他来到神面前向祂求告的重要基础。换句话说,当大卫的人生落在最低点,受到最大的诬告、屈辱时,他回到创造他、与他立约的神那里,抓紧与神与祂的关系,重新认定神是何等爱他、了解他、保护和接纳他,全然认识他。当他持定这样的信念,便得着力量,不怕恶人的攻击,同时他在神面前表白自己的忠心和纯洁,求神亲自对付恶人,便能避免把不必要的苦毒或恼恨藏在心中,或以神不喜悦的方式去报复。因着这样的祈祷,大卫在极艰难、受压的处境中,仍能保持宽广的心怀,活出信仰的动力。

总结

生命中不被了解,含冤受屈,或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经验十分平常,有时甚至会旷日持久,作为神的儿女, 身处其中,倘若内心的恼恨、苦涩得不到疏解,不单会阻碍我们的事奉,甚或会影响我们的灵命。就如我们会怀疑为何神容许这些事情发生?为何公理不能伸张?这样的话,是否值得保持对神、对信仰的坚持?若这些怀疑、困惑积累在我们心中,便会影响我们与神与人的关系,甚至落在恐惧忧抑中,不能活出信仰的动力。盼望诗篇139 篇的信息能成为我们的确据,在艰难受压的日子,能安慰和激励我们,给予我们力量走过低谷。

来源:文宣
最后编辑wuleored 最后编辑于 2012-10-28 17:15:34
TOP

最终靠神的恩典
TOP